通电,“呼吁全国各方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共同奋斗”。
1933年1月3日,日军侵占山海关,揭开长城抗战的序幕。1月5日,傅作义分电
阎锡山、张学良、蒋介石请缨抗日。15日,以绥远省主席名义发表《告全省民众书》
,号召全省同胞“奋起救国御侮”。25日,奉命率部由绥远出师东进,开赴抗日前
线。2月上旬,傅部在张家口编组为第7军团,傅作义任总指挥,35 军的番号暂改为
59军。
1933年5月22日以日第8师团
西义一部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傅部阵地进攻。傅作
义亲临指挥,全体官兵抱定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牺牲精神,英勇抵抗,该战役击
毙日军246 名,中国官兵阵亡367人,伤484人。
1936年11月15日清晨6时许,日本驻蒙古军政府特务机关长
田中隆吉指挥5000
余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三路向红格尔图发起猛攻。傅作义亲临
集宁前线指
挥,命令部队星夜奔袭,出敌不意,抄袭敌后。日伪军猝不及防,至18日上午7时许
1936年12月4日,发起
百灵庙战役,傅军击退敌人反扑后,乘胜收复
了百灵庙以东另一战略要点大庙。至此,肃清了绥远境内的伪军,挫败日军西侵绥
远的阴谋,绥远抗战胜利结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傅作义任
第二战区第7集团军总司令。8月,傅率
部参加平绥路东段作战。9月,日军板垣第5师团由
宣化南下攻取广灵,傅奉命在
雁
门关布防。日军以雁门易守难攻,倾主力向
平型关进攻,傅部奉命驰赴平型关接替
第6集团军。当日军向傅部猛攻时,适八路军115师伏击
板垣师团预备队和辎重队,
歼敌千余人,给傅部以有力支援。10月,
忻口会战开始。傅作义指挥
董其武218旅
夜袭敌板垣司令部前线指挥所,并派部救援友军。忻口会战延续到10月下旬,历时
23天,敌人遭受重创,被阻于忻口不能前进。此时,
娘子关失守,太原告急,傅部
奉命向太原集结。
1937年11月2日,
阎锡山召集高级将领军事会议,提出保卫太原,依城野战的
计划。6日,日军第5师团开始进攻太原城郊,驻防城外的军队纷纷溃退,倚城野战
计划完全落空,傅部陷于独守孤城之境。7日,晋北和晋东的日军会合,在数十架
飞机和数百门大炮及坦克掩护下,连续攻城。傅作义下定舍身报国的决心,激励部
下英勇杀敌。并给
荣河老家写信,表示”只要一息尚存,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为国
捐躯,义无反顾”。并以“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
而取义者也”,告慰国人和家人。在傅作义誓死如归的精神鼓舞下,全军将士抱定
决心,奋勇抗敌。8日敌突入城内,展开激烈巷战。黄昏后,接蒋介石撤退电令,
陈长捷等部安全转移。日军虽侵占了太原,但也死伤惨重,无力继续南犯。
1939年12月,日军南犯长沙,为牵制和吸引华北日军兵力于塞北,傅作义主动
请战,于19日夜,以35军为主力,配以骑7师,长途奔袭敌之重要战略据点——包头
。大同各地日军调集重兵反扑。傅部完成牵制任务后撤回河套防区。此役往返行程
近千里,历时半月,歼灭包头守敌两个团及援敌300至400人,毁敌坦克4 辆。汽车
60余辆。
1940年春,日军狂言“膺惩傅作义”,从平绥、同蒲沿线抽调三万余人,汽车
傅作义又趁敌主力东撤后,于3月20日夜率部对盘踞五原之敌发起猛攻,血战两昼夜
,收复五原。此役击毙
水川一夫中将,大桥少佐等日军300余,全歼以
桑原为首的特
务机关,俘浅治庆太郎等50余人,歼灭
王英伪军两个师,获战利品甚多。血战中,
傅部也遭到重大牺牲,有的连剩下不到10人,营、连、排长伤亡过半。至此,连续
150余天的奇袭包头、会战绥西、收复五原三战役,以
五原大捷告终。五原大捷创国
民党战区收复失地之先例。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
摘自:百度百科
评论